打了12天的伊以冲突突然停火,特朗普高调宣布“外交胜利”,内塔尼亚胡宣称“摧毁伊朗核计划”,伊朗却悄悄向中国递出求救信号。这场停火背后,藏着多少经不起推敲的谎言?当哈梅内伊面临三重绝境时,为何第一时间找上了中国?
伊以冲突停火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伊以达成“24小时三步停火”,还夸赞伊朗“有智慧”。
但停火生效前,伊朗向以色列发射14枚导弹,以军则空袭德黑兰雷达站。在特朗普的怒骂声中,伊以达成艰难停火。美以方面随即高调宣布胜利,声称“伊朗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
停火是伊朗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如今,伊朗面临三重绝境,而在停火后,伊朗第一时间找上了中国。
哈梅内伊此刻正坐在火山口上,首先,伊朗联战后重建工作够难上加难,世界银行预估伊朗需要300亿美元重建被炸毁的设施,而国内鹰派已经公开质疑停火决定,伊朗《市民报》曝光革命卫队高层怒斥“妥协是背叛”。
展开剩余75%其次,是以色列的新战术,以军宣布将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监控即打击”,这意味着德黑兰连喘口气的时间都可能被剥夺。
目前,美国的说法不一,特朗普称美军的打击让伊朗核研究倒退几十年,但也有人说几个月。但总归是推迟了。不过对于以色列而言,隐患终究还在,尤其是伊朗还高调宣布,将继续铀浓缩活动之后,以色列更加不可能坐视伊朗恢复核研究。
停火只是暂时,未来以色列一定还会打击伊朗的核设施。
最后,是美国给伊朗下的最后通牒。26日,特朗普表示,美国与伊朗将在下周进行核谈判,特朗普还给出预告,称双方可能会达成协议。
什么协议?自然是逼迫伊朗彻底放弃核研究。这次伊朗接受停火,本质上已经落了下风,在谈判桌上,美国的态度只会更加强硬,不过,此次谈判难度比之前更大,前景很不乐观。
就在这生死时刻,伊朗向中国求援。要知道,在伊以冲突期间,中国多次谴责美以对伊朗的侵略行为,中方首次明确表态要推动安理会介入,这等于告诉全世界,国际舞台上不是美国说了算的。
中国能成为中东的“隐形仲裁者”,靠的是实打实的非对称优势。当特朗普还在用社交媒体刷存在感时,伊朗新任驻华大使已秘密递交国书,重点谈了三件事:感谢中国主持公道、请求继续斡旋、期待捍卫国际正义。
这种急切背后是伊朗的战略转向,他们清楚记得,正是中国让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握手言和。此次伊朗在美以的重压之下,也能借助中国的力量获得喘息的机会。
有专家分析,伊朗此次,大概率是想在经济和军事方面获得中国的支持。
伊朗的石油储量全球第四,在美国的制裁下,中国始终是少数坚持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之一,每天约50万桶的稳定交易成了伊朗经济的救命稻草。人民币结算伊朗石油占比一年内从12%飙升至23%,而SWIFT系统中伊朗交易额已归零。
除了石油,伊朗基建也等着中国“输血”。从德黑兰地铁到波斯湾港口,中企参与的项目遍地开花。
在军事方面,伊朗想获得中国的帮助,难度很大。不过,伊朗外长受邀参加青岛上合防长会议,路透社爆料称,伊朗可能通过上合获得俄制S-500导弹技术,这对以色列的空中优势将是致命威胁。
伊朗这一趟外交,最是让美以惊恐,美以认为,伊朗正在计划借上合框架构建反美安全网。美国《外交政策》警告:若伊朗成功融入上合,中东力量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不过,伊朗向中俄靠拢,也存在不少变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伊朗的外交战略的摇摆不定。伊朗向中国靠拢,但又做不到完全信任中国,导致中伊之间的很多合作进展缓慢。
而对于美国,伊朗又做不到完全背离,哪怕被美国制裁,发展无望,被美以达成这个样子,伊朗都还对美国心存幻想,想着讨好美国。
打铁还需自身硬,伊朗在这一点,还不如胡塞武装。
眼下,以色列国防军被曝正在补充“铁穹”拦截弹,美军运输机昼夜不停向特拉维夫运送军火;伊朗要做的,就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又怎么好意思指望中俄能在关键时刻拉他一把。
发布于:山西省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