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美国上映了一部经典的动作电影《第一滴血》。影片的主角是由好莱坞硬汉典型代表饰演的兰博——一位从越南战场带着沉重创伤回到家乡的退役老兵。回到故乡的小镇后,兰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因身上那些战争留下的阴影而饱受歧视和排挤,最终在一次愤怒的袭警事件后,面对着无数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的追捕,他展现出惊人的反击能力,直到最终在长官的劝说下才选择投降。影片的核心不仅仅是那些紧张刺激、血腥暴力的动作场面,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些在战争创伤中无处安放的士兵灵魂,揭示了美利坚社会中潜藏的深层伤痕。
这是否仅仅是电影的虚构?又或者这正是某种现实的写照?
2021年9月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刚刚从阿富汗战场退役的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在社区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杀戮。面对素不相识的普通民众,这名狙击手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甚至在警察赶到时,依旧毫不示弱,与警方展开了激烈对抗。在他的暴行中,一名中年男子、一名中年女子、一个老年妇女甚至一名年仅3岁的婴儿都成了他手中的牺牲品。事后,警察设法救回了一名11岁的小女孩,她受伤后获得及时治疗才幸免于难。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暴力行为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宁静小镇上,凶手的行为最终被诊断为严重的战争创伤症。可以想象,在超级大国的光环下,有多少士兵的生活被无情吞噬,他们的精神世界又是如何深陷困境的?
展开剩余78%越南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创伤之一,折射出一段无比痛苦的历史。这场战争虽然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美国军队大举参战,但面对的是一个没有任何先进武器、衣衫褴褛、仅凭游击战术的小国。战争的起点并非为了正义,而是为了美国自私的利益。通过暗中博弈、掠夺资源,美国在1965年正式决定介入,发起了“滚雷行动”。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这场战争持续不断,尽管中国和苏联等国家提供了间接支援,但从未直接派兵参战。美军投入超过60万兵力,军费高达2500亿美元,最终却无法在这场悬殊的对抗中取得胜利。越南战场的环境恶劣,士兵们在这种阴湿的丛林中长期驻扎,随时面临着越南游击队的突袭。无数士兵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威胁,还要忍受日复一日的精神摧残。
在战争过程中,美国政府在侵犯他国人民权利、实施烧杀抢掠等行为上极少反思。士兵们经历着不断的暴力与死亡,失去了人性,转而变得像野兽一样残忍,甚至习惯了通过杀戮维持生存。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越南战争中,后来的中东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类似的悲剧不断上演。
莱布·莱利,曾是一个平凡的美国公民,他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并最终成为了一名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由于其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射击技巧,他很快被选为狙击手,成为了战争中的“精英”。阿富汗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是越南战争的翻版。尽管美国在中东获益匪浅,但他们也因此遭到了严重报复,“9.11”事件的发生让美国社会对战争的支持几乎达到了巅峰。然而,面对战场的残酷,许多参战的年轻人开始渐渐看清,这不仅仅是一个保卫国家的使命,而是一个充满死亡和恐怖的地狱。
莱利作为一名狙击手,扮演的是一种特殊的角色——他们的任务是冷静、精准地击杀敌人,每一发子弹都可能带走一条生命。2014年,由克里斯·凯尔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美国狙击手》向世人展示了类似的悲剧,影片中的狙击手回国后,也无法摆脱战争带来的创伤,最终在精神崩溃中丧命。莱利的情况与之相似,虽然他在阿富汗战场上表现出色,但战争的阴影最终压垮了他。
随着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并宣布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莱利的服役也画上了句号。然而,回到平静的家乡,莱利却发现自己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他虽然享受到了较好的福利待遇,并且有一个深爱的女友,但内心的痛苦让一切幸福都变得苍白无力。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让他无法忘却枪声、爆炸声和战友的死亡——这些记忆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他被诊断为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这是一种长期处于紧张、不安、恐惧状态的精神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抑郁、幻觉等症状。莱利的世界被战争吞噬,尽管和平已经恢复,他依旧无法摆脱那片战火的阴影。
莱利的悲剧并非个别。2021年9月4日,莱利再次陷入了疯狂。他吸食毒品后,驾车在镇上肆意闯入邻居家,杀害了包括格林森夫妻和他们的母亲、女儿在内的五人,甚至连家中的三个月大婴儿也未能幸免。在与警方的激烈对抗中,莱利直至弹尽粮绝才被制服。现场惨状触目惊心,格林森一家全都倒在血泊之中,只有11岁的小女儿幸存下来。尽管事后莱利的女友表示,莱利此前一直是个温和的男人,直到近期才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但这并不能减轻他对无辜生命的残忍杀戮。
莱利的罪行固然不能否认,他确实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然而,我们能否真正认为他完全有罪?他曾是一个正直的人,然而战争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美国军队中的许多士兵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他们在最初怀揣着爱国热情参军,然而在经历了无数的不正义、不道德的战争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了被利用的工具。回到国内后,他们不仅要面对社会的冷漠和排斥,还要忍受内心深处的精神创伤。美国政府把战争的利益占为己有,却将无尽的痛苦与压力留给了士兵。这种恶性循环,不仅让士兵们身心俱疲,也让整个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美国的军事扩张,尤其是在越南战争和后来的中东战争中,始终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而那些前赴后继的士兵,最终成为了这个庞大机器的牺牲品。与中国历史中的战争不同,美国的战争起源往往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导致其士兵常常陷入无尽的精神痛苦。在中国历史中,士兵们多数是为了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而美国士兵的许多战争经历却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掠夺,导致他们的心灵饱受摧残。
这种反复的创伤和沉重的内心负担,最终将撕裂美国的社会结构。只要这种恶性循环没有停止,最终的结局必将是国家的衰败与崩溃。
发布于:天津市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