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石头会说话
VR 设备运到村里那天,潘文强雇了三辆三轮车才拉回来。箱子上印着英文,阿武摸着箱子上的 Logo:“这玩意儿比悦榕庄的浴缸还贵?”
“差不多。” 潘文强笑着拆箱子,“这是沉浸式 VR 眼镜,能让游客‘穿越’到一亿年前。”
为了这个 “火山岩的千年对话” 项目,他跑了三趟杭州,请大学的计算机系帮忙做建模。王教授把地质资料整理成厚厚的几本书,从火山喷发的强度到地下水的渗透速度,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调试设备那天,爷爷也来了。潘文强给老爷子戴上 VR 眼镜,点击启动键。几秒钟后,爷爷突然 “哎哟” 一声,伸手去扶不存在的岩壁:“这…… 这是火山在喷?”
潘文强在旁边笑。VR 画面里,一亿年前的南陈村地区还是片火海,岩浆像红色的河流从火山口涌出,冷却后变成黑色的玄武岩。镜头慢慢推进,能看到岩浆里的气泡在冷却过程中形成一个个小孔,雨水从这些孔里渗进去,经过千万年的过滤,变成温热的泉水,从岩缝里冒出来 —— 最后画面定格在现在的温泉池,蒸汽缭绕中,能看见现代游客的笑脸。
“神了!” 爷爷摘下眼镜,眼睛瞪得溜圆,“石头真的会说话了!”
项目上线那天,正好是悦榕庄正式开业的日子。潘文强在温泉入口处放了几个扫码桩,游客扫码就能领取免费的 VR 体验券。第一个体验的是个小男孩,看完后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现在泡的是火山爷爷做的温泉!”
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有人专门为了 VR 体验来,看完后又去泡温泉,说:“知道了背后的故事,泡着都觉得不一样了。” 村里的老人也来帮忙,阿武的奶奶戴着老花镜,给游客讲她小时候听来的温泉传说:“以前有个樵夫受伤了,泡了这泉水,第二天就能上山砍柴了。”
潘文强的 “温泉日记” 还在更新,只是内容不再只有风景。他拍村民给游客讲解地质知识,拍孩子们在 VR 体验区尖叫,拍悦榕庄的厨师用温泉水做豆腐 —— 据说用温泉水点的豆腐特别嫩。有一期视频拍的是爷爷,老爷子戴着 VR 眼镜,给外国游客讲火山岩的故事,虽然英语磕磕绊绊,但眼神里的自豪藏不住。
这条视频被人民日报转发了,标题是《当千年温泉遇上现代科技》。潘文强的手机快被打爆了,有电视台想来采访,有出版社想约他写 book,还有其他村子的人来请教:“我们村有老槐树,能不能用 VR 讲它的故事?”
那年年底,村委会公布了一组数据:南陈村的年访客量突破了十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三番。最让潘文强高兴的是,村里的孩子放学后,不再只想着玩手机,而是跟着地质科普队去山里认岩石,说长大了要当 “火山专家”。
除夕那天,潘文强带着全家人在温泉边守岁。悦榕庄的张总也来了,手里拿着瓶红酒:“小潘,多亏了你,这地方才活起来。”
爷爷摆摆手,给张总倒了杯自酿的米酒:“是这泉水自己想活,文强只是帮它喊了一声。”
潘文强举着手机,给远方的粉丝直播这热闹的场景。镜头里,温泉的蒸汽在夜色中升腾,远处的民宿挂着红灯笼,像一串温暖的星。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杭州的那个雨夜,自己对着电脑屏幕发呆,那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回到这里,用无人机和 VR,让家乡的故事传遍全国。
“明年,我们想做个‘火山研学营’。” 他对着镜头说,“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火山岩,亲口尝尝温泉水,告诉他们,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多少秘密。”
直播结束后,他把无人机升上夜空。从高空俯瞰,南陈村像撒在楠溪江畔的一把珍珠,温泉的热气在村子上空形成一片朦胧的白雾,像层温柔的纱。远处的群山沉默着,仿佛在诉说亿万年的故事。
潘文强知道,这不是结束。就像那温泉水,从一亿年前流到现在,还会继续流下去。而他,和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会一直在这里,倾听石头的对话,等待风来的方向。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条新的留言,来自一个陌生的 ID:“我是学地质的,明年想回村里工作,能加入你们吗?”
潘文强笑着回复:“随时欢迎,我们的温泉,需要更多年轻人来守护。”
夜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像在说:欢迎回家。
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