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族子孙,于书法一道,前辈不吝高论,译解之作原当共享,不该藏私,或者为求蝇利画地为牢。我不挂原创,只愿欲分发者私信一告即可,顿感高义!
附何绍基所跋之古帖超精复制品之商品链接于后,或有已失,即以近者尚存古迹替代之,买王得羊,想子贞丈亦当颔首。内有全图,以助理解原文。如有购置,君获书者秘爱,吾得家人稻梁之需,在此诚谢!
大成即日
图片
18
跋旧拓肥本黄庭经
观此帖横直撇捺,皆首尾直下,此古屋漏痕法也。二王虽作草,亦是此意。唐人大家,同此根矩。宋人虽大家,不尽守此法矣。乃停云馆刻,此帖多纡折取势,刚柔厚薄相去盖远。
图片
停云以越州石氏为祖本,我知石氏本必不然也,文氏以已意为之耳。神虚体直,骨坚韵深。以唐贤大楷求《黄庭》遗矩,此真知书人语。又每以《鹤铭》与《黄庭》合观,最为得诀矣。今世《黄庭》皆从吴通微写本出,又复沿模失真,字势皆屈左伸右,为斜迤之态,古法遂失。元、明书家皆中其弊。
图片
苦不自悟者,由不肯看东京、六朝各分楷碑版,致右军面目亦被掩失入矣。试玩此帖,当有会心处。然从未习分书者,仍难与语此也。合南北二宋,为书家度尽金针,前惟《黄庭》,后惟《化度》,中间则贞白《鹤铭》,智永《千文》耳。
译解:
观察《王羲之旧拓肥本黄庭经》的笔画,横、竖、撇、捺都是首尾直下,这是古代屋漏痕的笔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也是这个意味。唐代的书法大家都遵循这个规律。尽管宋代的书法大家也有一定的成就,但他们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个方法。这版本是《停云馆丛帖》里的刻本,这部法帖的笔画曲折多变,刚柔、厚薄之间的对比明显。
图片
《停云馆帖黄庭经》以《越州石氏本》为祖本,但我知道石氏的原本一定不是这样,这是文徵明根据自己的笔法创作的。《黄庭经越州石氏本》神韵虚淡、形体笔直、风骨坚实、韵味深厚。用唐人的大楷来寻找《黄庭经》的遗风,这才是真懂书法的人说的话。同时,将《瘗鹤铭》与《黄庭经》一起观察比对和欣赏体会,是最得要领的方法。现在的《黄庭经》各版本都是从吴通微的摹本而来,又因为沿袭模仿而失去了真实性,字形都呈现出左屈右伸的姿态,字势倾斜,古法便丧失了。元、明两代的书法家都受到了这种弊端的影响。
图片
苦于那些不善自省的人,因不愿意去观赏南北宋、六朝的各种楷书隶书碑版,导致右军(王羲之)的面貌被掩盖和遗失。尝试体会这部法帖,应该有会心之悟。然而,对于那些从未学过隶书的人,仍然很难与他们谈论这个话题。综合南北两宋的书法,为当时书家点破书法秘钥的,前面是《王羲之黄庭经》,后面是《欧阳询化度寺碑》,中间则是陶弘景的《瘗鹤铭》和智永禅师的《真草千字文》。
图片
19
跋褚临兰亭拓本
《禊帖》传本,大抵以纤婉取风致,学者临摹,遂往往入于飘弱。窃疑右军当日以鼠须写蚕茧,必不徒以纤婉胜。唐初诸贤临本,亦当似之。故临此帖者仍当以凝厚为主,子昂乃深得此意。
图片
世间《禊帖》石刻无虑数十百本,而其精神气息,全在学书者自赏于牝牡骊黄之外,无取纷纷聚讼也。是本风致婉弱,虽非精本,于初学诚非无补云尔。右军行草书,全是章草笔意,其写《兰亭》乃其得意笔,尤当深备八分气度。
图片
初唐诸公临本,皆窥此意,故茂逸超迈之神,如出一辙。然欲遽指为山阴原墨,则诚未见何本为可据。以其中总不免有齐、隋以后笔致也。近日《禊本》皆纤瘦少精神,独此觉墨晕间尚有风力,可算佳本。
图片
译解:
《兰亭序》传世各种版本,大多以纤细婉约的风格展现其风姿,学习者们在临摹时,往往会过于飘渺无力、笔力孱弱。我私下猜测,王羲之当年用鼠须笔书写蚕茧纸,必定不只以纤细婉约取胜。唐代初年的诸位大家所临摹的版本,也应该类似于这种风格。因此,在临摹《兰亭序》时,仍应以凝重厚实为主,赵孟頫深得此中三昧。
图片
世间的《兰亭序》石刻版本数不胜数,但其精神气息,完全取决于学书者们根据自我修养来自作取向,无需纠结于纷繁的争议。这个版本风姿婉约,虽然不是最精好的版本,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王羲之的行草书法,充满了章草笔意,他写的《兰亭序》更是他的得意作品,尤其应当深度具备隶书的气度。
图片
唐代初年的诸位大家临摹兰亭的本子,都领悟到了这层意境,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呈现出一种茂密、超逸、卓越、高迈的神韵,如出一辙。然而,若想立刻指出哪个版本是王羲之真迹,对任何一个本子却又实在不存在确凿的证据。因为这些本子中,总是免不了流露出六朝和隋代以后的笔意。近一些时期的《兰亭序》本子都显得纤细瘦弱,缺乏神采,唯独这个版本在墨色晕染之间仍具有风韵,堪称佳作。
图片
20
跋吴平斋藏秦山二十九字拓本
秦相易古籀为小篆,遒肃有馀而浑噩之意远矣。用法刻深,盖亦流露于书律。此二十九字古拓可珍,然欲溯源周前,尚不如两京篆势宽展圆厚之有味。斫雕为朴,破觚为圆,理固然耳。
图片
译解:
秦朝丞相李斯将当时文字由古籀文改为小篆,笔画更加遒劲严肃,但却失去了浑厚古朴的意境。在书法技巧上更加深刻,也许也体现在书道法则中。这二十九个字的古拓本确实珍贵,但如果要追溯到周朝以前的风格,还不如欣赏两京(西周的镐京和东周的洛邑)篆书的宽展、圆润和厚重,更具韵味。将精美雕刻转向朴素,将精致器皿转向简单的圆,道理当然应该如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将《王羲之黄庭经星凤楼本》、《褚遂良摹本兰亭序》、《李斯泰山刻石故宫藏明拓本》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王羲之黄庭经星凤楼本》、《褚遂良摹本兰亭序》、《李斯泰山刻石故宫藏明拓本》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